WFU

2019年7月8日 星期一

常見的「非典型」肺炎:黴漿菌肺炎



黴漿菌是什麼?


答:黴漿菌是一種非常小的病原體,缺乏細胞壁,許多常見的抗生素無法達到殺菌的效果。世界上有上百種的黴漿菌,肺炎黴漿菌是其中的一種:可造成輕微上呼吸道感染的症狀,也可以造成嚴重的肺炎。


黴漿菌肺炎是一種「非典型肺炎」,非典型肺炎和一般的肺炎有什麼不同?


答:典型肺炎通常是指由肺炎鏈球菌等常見細菌引起的肺炎,通常伴隨著發燒、呼吸急促、咳嗽、膿痰、身無力等症狀;非典型肺炎的病原是病毒、黴漿菌等,其症狀表現多變,不一定會高燒,也不一定會咳膿痰。黴漿菌肺炎是最常見的非典型肺炎。


如何區分一般的肺炎和黴漿菌肺炎?


答:沒有辦法直接依靠臨床症狀或是胸部X光片檢查來區別一般的肺炎或是黴漿菌肺炎。以下情況可能暗示黴漿菌肺炎的可能:病程進展較緩慢、伴隨著肺炎以外的上呼吸道感染症狀(例如:流鼻水、喉嚨痛、耳朵痛)、抽血檢查發現溶血反應。


曾經感染黴漿菌,是不是就不會再得到呢?


答:黴漿菌感染後並不會形成終身免疫,之後仍有可能再次受到黴漿菌感染。


黴漿菌肺炎那些季節較流行?那些地方較容易傳染?


答:黴漿菌經由呼吸道飛沬傳染,潛伏期約一到三週,一年四季都會發生,較常見於秋冬兩季,所有年齡都可能受到感染,最好發的年齡是515歲。擁擠的地方容易發生黴漿菌群聚感染,包括:學校、幼兒園、大學宿舍、軍隊、療養院等。


感染黴漿菌會有什麼症狀?


答:感染黴漿菌的患者可能沒有症狀,也可能會頭痛、倦怠、發燒、喉嚨痛、流鼻水;嚴重
的時候會劇烈咳嗽、哮喘、濃痰、呼吸困難。少數的病人會有呼吸道以外的症狀,包括:皮膚紅疹、腸胃不適、肝炎、關節炎、肌肉痛等等;其它少見但嚴重的情況包括心肌炎、腦炎、腦膜炎等。黴漿菌肺炎的症狀可持續三~四週。呼吸道感染黴漿菌只有少部分人最後發展成肺炎。


黴漿菌與氣喘有什麼關係?


答:在氣喘病人身上黴漿菌肺炎會誘發喘鳴。無論是孩童或成人,罹患氣喘或氣喘發作的比例都和黴漿菌感染有顯著的正相關性。


如何診斷黴漿菌感染?


答:目前臨床上檢驗黴漿菌感染的方法為抽血檢測黴漿菌IgG抗體數量。若抽血發現黴漿菌抗體IgM為陽性,也可以是診斷的依據(黴漿菌快篩)。臨床症狀、胸部X光片檢查,則沒有辦法確定診斷黴漿菌感染。


黴漿菌感染如何治療?


答:通常使用巨環類抗生素來治療黴漿菌感染,例如紅黴素或是日舒。四環黴素、奎寧對於黴漿菌也有治療效果。由於黴漿菌缺乏細胞壁,治療典型肺炎常使用的盤尼西林類抗生素(其效用為抑制細胞壁的合成),對黴漿菌無效。


黴漿菌感染,一定需要抽血診斷並且加上抗生素治療嗎?


答:大部份黴漿菌感染,症狀像一般感冒一樣,而且通常是自癒的。若是沒有特殊的併發症,並不需要抽血檢查,也不需要接受抗生素治療。


如何預防肺炎黴漿菌感染?有疫苗可以施打嗎?


答:目前並沒有疫苗可以預防黴漿菌。勤洗手、有感冒症狀時戴口罩是預防黴漿菌感染的方法。


黴漿菌感染就像是一般感冒一樣,通常會自己好,有需要去在意它嗎?


答:在感冒症狀發生的前一、兩週,不論是黴漿菌感染或是一般感冒,通常會自癒。若是感冒症狀超過兩週以上卻沒有改善,這個時候就應該提高警覺是否疾病已經進展成黴漿菌肺炎。黴漿菌肺炎又叫作「會行走的肺炎」,不像是典型細菌感染肺炎患者:高燒、濃痰、全身無力需要臥床休息。黴漿菌肺炎通常沒有特別嚴重的症狀,像沒有得到肺炎一樣,走來走去,還是照常上班、上學。因此超過兩週以上感冒症狀沒有改善,應該考慮黴漿菌肺炎的可能性,以避免後續嚴重的併發症。


劉得懿醫師 門診時間 / 開刀時間